4月10日,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举行了“奥林匹克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基地”授牌和揭牌仪式。学校党委书记杨海滨,党委常委、副院长左伟等出席活动,奥林匹克教育团队裴东光教授、茹秀英教授等开展课程展示和专家研讨,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尹军教授受邀参与了研讨会和专家讲座。此次合作是我校奥林匹克教育服务国家新区建设和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体教融合迈向纵深发展、“高校+基础教育”协同育人、后冬奥时代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本土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授牌亮点:传统与现代交融 展现教育创新活力
本次授牌仪式是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学校体育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开幕式的主要环节,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理事长王立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空手道世界锦标赛金牌得主龚莉等出席见证。在授牌环节,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滨向雄安史家胡同小学校长张欣欣授予“奥林匹克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基地”牌匾。随后,杨海滨书记和张欣欣校长共同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基地为“奥林匹克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基地”揭牌。
在参观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基地时,杨海滨书记指出,基地的建立不仅是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的里程碑,更是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未来将通过课程研发、国际交流等路径,构建“体教融合”生态体系。雄安史家胡同小学校长张欣欣表示,此次合作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雄安经验”,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供鲜活案例。
示范引领:跨学科主题化课程 赋能奥林匹克教育新实践
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奥林匹克教育团队在裴东光、茹秀英教授带领下现场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奥林匹主题跨学科体育课“‘中华体育寻根’——蹴鞠”,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郭安琪与雄安史家胡同小学王强老师共同讲授了示范课,通过创新式的互动教学,让学生们在跨学科学习中深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渊源。随后,茹秀英教授与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副教授霍笑敏一起对课程进行点评,认为这节创新体育课很好地把团队协作、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价值观精神完美融合,高度肯定了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体育与传统文化的深度交叉,更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随后,我校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裴东光教授、茹秀英教授、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尹军教授参与了学校体育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专家讲座环节,尹军教授和茹秀英教授分别作了“体能教材解读”和“‘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下奥林匹克教育主题化跨学科教学设计探析”的主题分享。
战略背景:服务国家新区建设 以奥林匹克教育助力创新示范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作为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重点“交钥匙”工程,承担着教育创新示范使命。
我校在奥林匹克教育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实践传承,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起,就开始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推广,致力于奥林匹克精神传播。2008北京奥运周期,学校成立了经国际奥委会认证的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开设了奥林匹克相关课程,建成了全球首个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学校奥林匹克教育执行团队深入大中小学、社区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普及宣讲工作,完成了对北京5000余名奥林匹克教育师资的培训任务,全面参与了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210所“同心结”学校国际交流活动项目的设计、组织、指导、研究工作。2021 年“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揭牌成立,学校依托二十年来奥林匹克教育的积淀以及“北京 2022”北京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职能,大力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推广奥林匹克运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助力冰雪运动普及,推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科学发展,以教育力量不断提升“双奥之城”国际影响力。
自2024年3月起,首都体育学院茹秀英教授团队已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量身打造“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本土化主题化跨学科系列课程”,完成两轮教师培训及课程试点,覆盖全校各年级教学。
展望未来:助力“双奥之城”教育实践 打造后冬奥时代
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本土化“国际新样板”
奥林匹克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基地通过跨学科课程研发、大中小学师资融合等手段,成为“五育并举”“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实践载体,直接响应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顶层要求。未来,双方将继续开发覆盖K-12阶段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化课程资源包,建立“高校专家+中小学教师+研究生”的三级教研共同体,借助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国际资源,积极对接教育项目,推动中外青少年体育文化交流。
后冬奥时期双奥之城战略的深化实践,正是以教育创新为支点撬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协同共振。该基地的创建不仅是我校奥林匹克教育品牌在后奥运时代的战略升级,更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教育实践典范,创立了大中小学跨区域教育示范新模式,也使得雄安史家胡同小学成为国内第一所将奥林匹克教育主题化跨学科课程单独设课融入体育教学的学校。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办公室主任苏如峰,学校办公室副主任王学谦等参加了开幕式和揭牌仪式活动,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办公室、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相关教师和研究生全程参加了开幕式、课程展示和研讨会。
【来稿: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办公室、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石伟东 审核:苏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