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27日,由中国奥委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和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奥委会青年营在我校成功举办。该活动旨在,促进各奥委会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共同推动奥林匹克知识的普及与发展。本届青年营共有来自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马尔代夫等18个奥委会以及国内体育高校及相关单位近60名青年体育工作者参加。
23日上午,中国奥委会副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主任魏代顺、副主任刘军,我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霞出席开营仪式。
仪式上,张霞院长对参加本次活动的海内外青年朋友们表示欢迎,对中国奥委会提供的平台表示感谢,表示学校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将中国奥委会青年营打造成为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品牌活动,同时诚邀各国青年朋友到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学习深造。魏代顺副秘书长表示,青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希望,也必将创造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未来。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营员们能够了解北京的奥运遗产,交流奥林匹克工作经验,共同为传承利用奥运遗产、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出谋划策,同时感受中国的城市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届青年营为期六天,以“参与共享奥运遗产“为主题,营员们围绕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奥运遗产和赛后利用、科技奥运等主题进行学习和探讨,并参与了各类文化体验,参观了汽摩基地、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八达岭长城、首体院滑冰馆、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奥林匹克复原图书馆等,拓展了视野,感受了北京后冬奥氛围,传播了奥林匹克价值观。
学校在组织丰富交流体验活动的同时,还邀请了业内专家为青年营进行全英文授课。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副主任刘军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兴华分享了双奥之城独特的遗产成果,并探讨如何继承奥运遗产建设更美好的城市;我校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张栋副教授作了题为《从助力到引领——基于北京冬奥会训练科技保障工作的思考》的报告;我校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教授作《Education:Fundamental Root of Olympic Movement》主题报告,讲授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介绍了北京从2008年到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情况。精彩演讲让各国青年营员们受益匪浅,促进了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为推动全球奥林匹克运动事业贡献了新的动力。
青年营活动开展期间,恰值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作为北京冬奥会第一个人文知识遗产,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和建设,在服务冬奥、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认可,现已成为北京“双奥之城”的国家品牌和国际平台。以本次青年营的举办为契机,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办学,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华来校,不断扩大国际体育交往朋友圈,开辟国际人才培养和交流新通道,建设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新名片。
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培训部主任李燕、副主任宋璐璐,我校学校办公室主任白金明,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左伟,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杜海松,青年教师代表、学生志愿者参加了青年营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保卫部、总务处、场馆管理中心、武术与表演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来稿: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办公室 审核: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