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我校张霞院长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体育战略委员会常务理事参加会议。在下午的教育、体育界别的联组会上,政协委员们探讨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话题,其中,如何落实好“课间十五分钟”是讨论重点。张霞院长表示,为了让孩子们充分利用好课间十五分钟提高身体素质,我校正在为中小学研究设计课间活动的科学锻炼内容,探索并落实好课间活动的要求。
新学期,小课间时间的延长成为了不少学校的“标配”,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内蒙古等多地明确规定小课间的时长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小课间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织概念,作为学校中两节课之间大约10-15分钟的短暂间隔,小课间起到了调节身心、缓解压力的重要作用。随着小课间时间的优化延长,小课间俨然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关切和改革要点。
《体育教学》杂志作为全国一线体育教师重要的学术与交流的平台,长期关注学校体育热点问题,积极承担宣传与推广解决方案之责任,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校和一线体育教师提供示范与典型案例。2024年下半年,《体育教学》杂志重点关注北京市多所学校试点开展的“课间一刻钟”学生活动场景,特邀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教授以《学生需要“课间能量场”》为题,为2024年第11期《体育教学》撰写卷首,以北京市西城区育翔小学课间一刻钟活动场景为封面,于第11期和12期连续推出“专题报道/课间微运动”专题,刊发《小课间活动的问题审视和实践路径》《座位背背康》《座位静态拉伸操》《墙面腰部扭扭操》等场景微运动及《“时光跃动 乐享微憩”的智趣课间》等9篇文章,以理论研讨和实践呈现等多样化的形式,充实丰盈“课间一刻钟”的理论和案例,为各校提供典型实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来稿:期刊部 审核:王子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