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公告>综合新闻

科技兴·体创新——首体院师生赴上海参加第十三届“京-沪体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11月14日至15日,由上海体育大学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合举办、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京-沪体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上海体育大学顺利举行。我校18名师生参加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科技兴·体创新 数智赋能运动与健康”,论坛旨在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体育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创新发展,努力推动体育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上海体育大学副校长唐炎,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陈作松出席了本次活动。

论坛开幕式上,唐炎副校长代表上海体育大学对首都体育学院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体育与健康科学建设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进一步提升两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期待未来该论坛能够扩大规模与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校的体育学研究生参与。陈作松副院长强调,“京-沪体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对两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合作共赢具有深远意义,希望此次论坛能够成为首都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大学进一步合作与交流的桥梁,共同加强学科交叉研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体育与健康科学的繁荣发展。

论坛期间,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启军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陈世益教授围绕“体医融合,运动促进健康在老龄化社会中的应用与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运动处方在促进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陈启军教授则分享了“从静态智能到具身智能:视觉语言导航”的研究成果,展望了AI与多学科结合的发展前景。

14日下午,两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交流座谈会。会上,上海体育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东锋、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祖彬分别介绍了本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概况,后续两校各部门负责人就研究生招生、培养、学生管理、校院二级优化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经验交流。会后一行人员参观了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的运动技能研究中心。同时,论坛还举办了“首体院青年教师专题报告会”,我校姚泥沙、李敬民和刘程林三位教师代表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吸引了两校众多师生前来聆听,现场反响热烈,不但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健康指导与建议,也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当晚,两校研究生会在活动中心召开了工作交流会,聚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与会者进行了深入的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合作与友谊。

15日举办了研究生学术论文交流会,我校五位研究生及上海体育大学七位研究生就其在生理生化、应用心理学以及运动生物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现了我校学子的学术探索精神。两校的五位点评专家对同学们的分享汇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和打分,不仅指出了研究中的亮点和创新之处,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最终,交流会评选出六位“学术新人”,由我校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靳卓和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严芳为获奖学生颁奖。

此次“京-沪体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不仅展示了上海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青年师生在科研与教学领域的卓越实力与丰硕成果,还为与会学者构筑了一个高端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该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已然成为两校师生心灵相通、智慧交融的坚固桥梁,见证着无数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火花。论坛不仅提升了我校研究生的科研素养,还成为展现我校研究生创新风采与学术成就的亮丽窗口,有效促进了我校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激发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标志着两校友谊与合作的新高度。

让我们共同期待,“京-沪体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能够持续绽放光彩,成为引领体育学术前沿、推动研究生创新成长的璀璨明灯,为国家体育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来稿:研究生部      审核:刘海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