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公告>综合新闻

身边的好老师|王学谦:以扎实学识育学生之才,以仁爱之心育学生之爱

1.jpg


【教师名片】

王学谦,现任首都体育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曾担任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党委副书记、体育教育训练学院2021级和2022级学术型研究生辅导员。2019年获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获北京市“基层就业卓越奖”荣誉。


2.jpg


以理想信念育学生之魂


从思想政治辅导员、历任5个学生支部书记,到团总支书记,再到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学谦始终怀揣着一名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守在学生教育的第一线。工作中他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坚持“做真人、干真事、信真理”,更注重以理想信念铸学生之魂。他紧扣“为谁培养人”的思想内核,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提出学生党员“支部高带低”、“三发原则”等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得到认可,成为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特色,以高质量党建带动高质量育人。任职期间发展学生党员400余名,打造校优秀团支部40余个,300余名同学获评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北京市优秀团支部10个,北京市优秀班集体4个,负责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3次获评北京市大中专院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这支学生骨干队伍成为学生群体之魂,榜样作用突出,带动学生群体不断进步,在国庆七十周年、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奉献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不断提升,表现出极强的政治素养,获多方认可。其本人在国庆七十周年群众联欢活动朝阳区块的排练与表演组织工作中,不顾骨折伤情,坚持170余小时全勤参与,最终出色完成国庆任务,获评“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多年来,王学谦通过工作方法创新、实践活动引领、优秀榜样打造,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想信念育人工作体系,并取得良好成效。


3.jpg


以道德情操育学生之德


王学谦始终重视对学生德行的培育,他结合师范生培养工作,通过开展校园教育文化建设,涵养学生教育情怀。凝练的“锤炼技能、涵养师德、身正为范”的专业学习目标在学生群体中推广,并开展“德铸师魂”专题教育系列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师德规范养成,营造了体育师范生行正坐端、懂理明志的集体氛围。

为方便工作,王学谦加入了学院所有年级群,2400余名学生可以随时找到他。在他眼里,学生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通过这一件件的“大事”,学生的心也和他越靠越近,师生之间充满了信任,这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思想波动和困惑不再依赖于网络、酒精、游戏,找王老师倾诉和解惑变成了最好的解药和同学们的共识。

他常对辅导员说:我们的工作性质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老师,我们没有专门的课堂去授业、传道,学生的生活就是我们的三尺讲台,更多是要用行为和思想去引导学生,使他们产生认同和共振。因此,我们自身的言行、品德在学生的教育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他为辅导员定下了“三个第一”,即学生的电话第一时间接听,学生的困难第一时间处理,学生工作第一时间完成的工作纪律,号召老师们用言行诠释品德,而他也曾亲自为骨折的学生熬汤照顾,对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日夜陪伴。他用自身行动和“精细管理、严管深爱”的工作要求,将学院学工队伍打造成了师德情操的宣传站、示范面。近年学院学生思政教育效果显著,收到社会赠送见义勇为锦旗4面、感谢信3封,学生及学校的社会美誉度获得提升。


4.jpg


以扎实学识育学生之才


王学谦曾获北京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一等奖、北京市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连续七年获评首都体育学院优秀辅导员,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参编教材三部,完成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在学生管理、体育专业理论、教学实践等方面均有良好基础。主管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学生工作以来,王学谦带领学院学生工作队伍,通过出台多项规定,规范学生日常管理,深耕第二课堂设计,打造多项品牌活动,深化开展新风行动,促进学生学风训风提升,深度参与学生专业培养。形成了组织系统、内容丰富,全员覆盖的学生管理与课外培养体系,对促学生成才、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学院学生培养效果显著,10人获国家奖学金,102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4人获北京市三好学生,124人获市级优秀毕业生,24个班级获校级优良学风班,19个班级获校级优秀班集体,1509人获得校级奖学金、332人获得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证取证率常年维持在99%左右,将体育生研究生考取率提升至20%,出国深造率、研究生升博率均提升至3%。

就业方面,王学谦总结形成了一套“知、备、练、会”的就业工作思路。他注重谋划,做学生就业指导的策划师;

开拓创新,做学生就业通道的探路者;用心用情,做困难学生群体的贴心人。王学谦坚决贯彻“要让高校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的总体要求,重点关注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针对贫困、单亲、孤儿、首钢和燕山石化子弟等群体,做到单人单策,为每一位学生定制个性化就业计划,研究政策,抓住痛点,摸准脉、下对药。对于家庭贫困学生,王学谦积极为他们申请就业补贴,用足政策,甚至自己出钱为学生做简历、出路费;对于单亲、孤儿,他扮演着“父亲”“长辈”的角色,解疑惑、给建议、带着跑单位,做好坚强后盾;对首钢和燕山石化子弟,他亲赴招聘现场,一遍一遍地向用人单位解释此类学生的落户政策,用最平实的办法和最真挚的感情,帮助这些困难学生起好人生的第一步,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在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引导学生就业规划、开展学生就业指导、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作出了实效。四年间累计联系用人单位500余家,累计走访350余家,向北京市输送基层体育教师1300余名,并向全国20余省市地区输送基层体育人才600余名,实现公费师范毕业生创业零的突破,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双稳步提升的同时,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也获得“2022年北京市级基层就业卓越奖”。


5.jpg


以仁爱之心育学生之爱


王学谦作为国内首个体育公益社团——首都体育学院“希望九洲社会公益社团”的指导教师之一,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数次深入偏远贫困地区为当地孩子的成长成才设计并实施体育类公益项目,并成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特邀培训师。迄今,“希望九洲社会公益社团”已独立设计公益项目21个,编写各类培训手册、教材20余册。所设计项目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地区,直接受益儿童数量超过100万,并义务培训公益志愿者1300余名。身边很多学生在他的影响之下,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加入各级各类公益组织,利用暑期、假日自觉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基层。他牵头先后成立16支“体育反哺行动小组”,深入北京山区开展体育教学、指导训练活动。王学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大爱的情操和思想的引领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策划: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来源: 校工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