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公告>综合新闻

​我校代表团赴俄罗斯开展访问交流,加强中俄体育人文合作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为更好落实中俄元首外交成果,加强中俄体育人文交流和科研合作,发挥我校作为中俄体育院校联盟中方轮值主席单位和秘书处的重要作用,增进中俄两国体育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11月20日至24日,由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左伟,北京酷佩体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家栋、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苏如峰代表团一行访问俄罗斯。团组先后拜会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到访俄罗斯体育部、俄罗斯奥委会、俄罗斯跳水联合会等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前往莫斯科体育与旅游大学、圣彼得堡莱斯加夫特国立体育文化、运动与健康大学等高等院校,并参加了第十八届国际科学与实践会议“体育运动、旅游和酒店业的里程碑和前沿”论坛。


落实两国元首外交成果,强化中俄体育人文交流


 


11月21日下午,我校团组首先拜会了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并与使馆教育处的二等秘书赵丹和三等秘书张宗男进行了深入交流。使馆教育处对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在中俄体育人文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中国驻俄罗斯使馆会竭尽全力为两国体育人文交流和中俄体育院校联盟的建设提供支撑,并希望我校未来继续发挥好联盟秘书处在中俄人文交流和高等院校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1月21日下午,团组访问了俄罗斯体育部,并与俄罗斯体育部的教育、科研和国际交流司代理司长马克西姆·尤里耶维奇·博耶夫等人进行了会谈。双方主要就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建设、中俄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学术论坛举办、教师互访讲学、中俄体育竞赛活动、文化交流、学生短期交流和体育科研合作等内容深入交换了意见。博耶夫司长表示,俄罗斯体育部将加大对中俄体育院校联盟俄方轮值主席单位和秘书处的支持。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的文化处的二等秘书袁龙和三等秘书张宗男也陪同团组参加了与俄罗斯体育部的交流。


 


11月22日上午,团组访问了俄罗斯奥委会和俄罗斯跳水联合会,俄罗斯跳水联合会副主席瓦迪姆·维克托罗维奇等人接待了团组。瓦迪姆·维克托罗维奇向团组成员介绍了俄罗斯跳水联合会的组织架构和主要工作内容,并带领我校团组参观了俄罗斯奥委会的科学训练创新中心。该中心属于集科学训练与数据分析为一体的训练基地,主要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训练依据和数据支撑,在俄罗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推动体育院校联盟建设,优化校际交流合作内容


 


11月22日上午,团组访问了莫斯科体育与旅游大学,并与校长马夏金娜·娜塔莉亚、副校长列昂季耶娃·玛丽亚·谢尔盖耶芙娜等人进行了会谈。团组首先参观了该校的实验室、图书馆、健身房、教室、餐厅等教学场地和科研平台。在交流环节,双方约定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学生交流互换、中俄体育运动竞赛、附属竞技体校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团组在访问期间还专程看望了我校在莫斯科体育与旅游大学参加交换项目的8名学生,并与交换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11月23日上午,团组访问了中俄体育院校联盟俄方轮值主席单位和秘书处圣彼得堡莱斯加夫特国立体育文化、运动与健康大学。参观了该校的校史馆、图书馆和运动生理实验室等主要教学、科研设施,并与代理校长赫里什科夫·瓦季姆·费多罗维奇等人进行了深入会谈。有关两校合作,双方表示未来将在学生交流交换、联合学术活动、教师互访讲学、寒暑假短期项目、体育文化活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有关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建设,双方商定共同加强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在推动中俄体育人文交流和院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中俄体育院校联盟章程》的修订工作,完善中俄体育院校之间的联络沟通机制,开展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合作推介工作。双方约定在2025年召开中俄体育院校联盟校长年会、举办中俄竞技体育与教育发展学术论坛、组织中俄体育院校青年竞赛与训练营活动、组织中俄体育大学青年文化交流营、开展中俄体育院校科研项目对接与合作等工作。


加强中俄学术交流互动,深化双边科学研究合作


 


11月21日上午,团组参加了第十八届国际科学与实践会议“体育运动、旅游和酒店业的里程碑和前沿”论坛。该学术会议在俄罗斯体育与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与号召力,多所俄罗斯体育院校以及教育、体育和学术出版界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该学术会议。中俄体育院校联盟中方秘书处秘书长、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左伟作了题为“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影响与未来展望”的学术报告,报告受到了俄方对中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和后冬奥时期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的高度关注。

本次出访积极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外交成果,加强两国体育人文交流和科研合作,推动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建设和校际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和意向,为学校推动对俄交流与合作、开展中俄体育院校联盟工作、拓展合作平台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未来,我校将继续紧紧围绕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学校“体医工”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加强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推动与海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深入交流与全面合作。


【来稿:对外交流与合作处     审核:苏如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