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12月4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北京大学红楼”。本次现场教学依托北大红楼的文物史料,紧密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打造“沉浸式”课堂,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北大红楼现遗存蔡元培工作过的校长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五四游行筹备室等等。北大红楼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开创和探索的历史,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标志性建筑。习近平总书记对北大红楼有着高度评价,他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北大红楼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芳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六个部分、59个展厅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使同学们身临其境,感悟革命精神。随后,同学们分组开展深入的实践教学。王芳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实践教学手册,围绕“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北大红楼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北大红楼与新文化运动”“青年毛泽东在北大红楼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北大红楼与五四运动”等五个主题设计了知识图谱。同学们通过现场调研、讨论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最后,同学们就本次实践教学的收获体会进行了精彩的成果汇报。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现场教学活动,大家不仅深刻理解了党的初心和使命,而且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百年之前,这里孕育了革命的火种,点燃了不灭的信仰;百年之后,这份红色血脉依然激荡在我们心中。本次北大红楼现场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也是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有益尝试。我们期待通过此次红楼之行,追忆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将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用好校内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思政课“行”在路上,“走”进心里。
【来稿: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芳 审核:魏军】